违法处置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罚
商丘市环境保护局权责清单 |
|||
行政职权编码 |
411400142037 |
||
行政职权名称 |
违法处置放射性污染物的处罚 |
||
职权类别 |
行政处罚 |
||
实施依据 |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》第五十四条:“违反本法规定,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,限期改正,处以罚款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:(一)未建造尾矿库或者不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建造尾矿库,贮存、处置铀(钍)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尾矿的;(二)向环境排放不得排放的放射性废气、废液的;(三)不按照规定的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,利用渗井、渗坑、天然裂隙、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的;(四)不按照规定处理或者贮存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的;(五)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的。有前款第(一)项、第(二)项、第(三)项、第(五)项行为之一的,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;有前款第(四)项行为的,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。” |
||
实施对象 |
公民、法人、其他组织 |
||
实施机构 |
政策法规科 |
其他共同 |
|
审批证件名称及有效期 |
|
||
申请材料 |
|
||
办理环节和责任事项 |
1.立案:检查中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投诉的环境违法行为,或有关部门移送的此类违法案件,予以审查,决定是否立案。 |
||
2.调查:对立案的案件,案件承办人员及时、全面、客观、公正地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,查明事实,必要时进行现场检查;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予以回避;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;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,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。 |
|||
3.审查:对案件违法事实、证据、调查取证程序、法律适用、处罚种类和幅度、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,提出处理意见。 |
|||
4.告知: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,制作《行政处罚告知书》,书面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、理由、依据,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;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;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、理由和证据,应当进行复核;当事人提出的事实、理由和证据成立的,应当采纳;不得因当事人陈述或者申辩而加重处罚。 |
|||
5.决定:依法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,应制作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,载明违法事实和证据、处罚依据和内容、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。 |
|||
6.送达: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;当事人不在场的,行政机关应当在2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,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。 |
|||
7.执行:监督当事人在决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。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,又不履行的,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。 |
|||
8.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。 |
|||
法定时限 |
|
承诺时限 |
|
收费标准及依据 |
|
||
受理地点 |
商丘市府前路1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12层11242房间 |
服务电话 |
0370-3289209 |
投诉机构 |
纪检组、监察室 |
投诉电话 |
0370-3289116 |
备注 |
|